行業新聞
德國是一個水資源較為充沛的國家,但卻能大規模地推廣雨水利用技術。 一是屋面雨水集蓄系統:如法蘭克福一個蘋果軋汁廠,把屋頂集下來的雨水作為工業冷 卻循環用水,成為工業項目雨水利用。 二是雨水截污與滲透系統。德國城市街道雨洪管道口均設有截污掛籃,以攔截雨洪徑流 攜帶的污染物。城市地面使用可滲透的地磚,以減小徑流。行道樹周圍以疏松的樹皮、 木屑、碎石、鏤空金屬蓋板覆蓋。 三是生態小區雨水利用系統。小區沿著排水道修建有滲透淺溝,表面植有草皮,供雨水 徑流流過時下滲。*過滲透能力的雨水則進入雨洪池或人工濕地,作為水景或繼續下滲。
日本是亞洲雨水利用的典范,*鼓勵全社會利用循環水。日本早在1980年,日本建設省就開始推行 雨水貯留滲透計劃。東京都制定了《京都雨水滲透指針》,一方面*地下水位,另一方面也避免出現“城 市型洪水”。其措施包括建設透水性路面、雨水滲透側溝、透水池、地綠化等,目標是 使每年降水量的80%都能滲透到地下。 此外,日本還在一些城市的建筑物上設計了收集雨水的設施,將收集到的雨水用于防、 植樹、洗車、沖廁所和冷卻水補給等,也可以經處理后供居民飲用。屋頂集水面積20多萬平方米。
- 上一個:雨水收集系統對城市的作用
- 下一個:安徽:關于加強雨水收集利用系統建設的通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