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新聞
雨水收集系統需要進行一個周密的設計,在*經濟環保的同時,還要多方位考慮到回收、儲存、循環利用以及安全性能等方面的問題,因為可謂是環環相扣。專業的設計者會有一套科學有完整的設計原則,施工的工藝也是按部就班,從棄流、紫外線消毒器一直到清水過濾池等等,一個個來的。
一、雨水收集系統的主要設計原則:
1、在經濟可行,及運營維護方便的前提下,對收集雨水充分利用,因為道路及綠地徑流雨水污染物,及固體雜質含量較高,故不考慮收集處理道路綠地雨水。雨水收集系統,主要是收集屋面雨水。
2、雨水收集系統設置,在綠化區域一下的地下空間,不占用或盡量少占用地面建筑面積;雨水收集系統主要工程設施為:雨水收集管網;沉淀過濾、紫外線消毒、雨水檢查井等雨水收集系統單元,雨水收集池、未端清水池等構筑物。因整個系統多處于地下,雨水收集系統各構筑物模塊盡量選擇抗腐蝕、可循環使用的環保非金屬材料。
3、雨水收集系統設計的一個重要原則是綠色、節能、環保經濟,在系統設計過程中,主要能耗為雨水在系統間的徑流以及雨水處理,整個雨水回用過程中,盡量采用雨水自身重力流,減少用電水泵提升。
4、雨水回用系統投產運營時,應盡量減少運營成本,維護簡單、安全、運營、經濟、*。
5、設計細節方面,因整套系統處于地下,需考慮地面地下壓力平衡,促使系統運行順暢,因此需設置通氣設施,可考慮采用回用口及排污口兼具通氣功能。
6、雨水回用系統投資方面,應力求一次性建設投資少,運營階段費用低的原則,讓雨水回用系統真正成為一種綠色節能的水資源開發方式。
7、地面部分系統設置,應充分結合景觀設計。雨水利用是解決城市缺水喝防洪問題的一項重要措施,通過對雨水的回用起到節水、水資源保護、減輕城市雨洪的負荷、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目的。
二、雨水收集的工藝流程:
1、雨水收集:市政管道原雨水經初期雨水棄流井,通過配水管流入雨水收集池、經過過濾器、紫外線在線殺菌消毒后達到《建筑與小區雨水控制及利用技術規范GB50400-2016》雨水回用水標準。
2、棄流:初期雨水因為存在污染物濃度較高,處理難度和成本較大,匯雨量又不大的特點,一般是將初期降雨徑流直接棄除。采用溢流堰式初期雨水分(棄)流井,內設置棄流槽,初期雨水通過棄流槽排走,雨量逐漸增大時,此時雨水通過配水管直接進入雨水收集池。
3、紫外線消毒器:因為紫外線消毒不額外產生二次污染,且消毒效率高,幾乎對*細菌、病毒都具有消殺作用,且紫外線消毒運行較為安全、節能、*、可控,設備及運行費用均較低。具有以上優點,成為消毒選擇。紫外線消毒器選用*率的UV-C(LL或LH)紫線燈,選用高透光率的套管,*紫外線透光率在90%以上。
4、收集池:雨水回用西收集池采用模塊化組合池,可*大的適應場地限制,能根據空間、場地要求,形成各種形狀。模塊池內表面要求光滑,不易滋生藻類,*地下儲存水體較長時間保持穩定。
雨水收集模塊池要求有較大承載力,每塊單體尺寸為1000*500*400(h),內部采用10根φ160支撐柱支撐,承壓>0.45N/mm?,側向承壓>0.10N/mm?,層間采用承插圓管的形式進行連接,列間采用連接卡進行連接。收集池可設置于綠地下方,不占用建設場地。
5、清水池:雨水回用系統清水池采用模塊化組合池,可*大的適應場地限制,能根據空間、場地要求,形成各種形狀。模塊池內表面要求光滑不易滋生藻類,*地下儲存水體能較長時間保持穩定。清水池可設置于綠地下方,不占用建設場地。
6、過濾:利用沉淀過濾的物理埋式水處理技術,初步去除回用水體內的懸浮物、顆粒物,降低濁度,凈化水質。盡量采用重力流的方式過濾,以減少系統運行整體消耗,達到綠色節能標準要求。
7、溢流、水位控制:如果雨水流量過大,水位過高,部分雨水經溢流口流入下一級市政雨水管道。當模塊組合式水池滿后,雨水通過分流井內的溢流堰溢流排走,在雨量不充足的情況下,清水池通過液位控制采用自來水補水,以滿足用水要求。